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,大型中厚板结构件(如甲板、舱壁、双层底分段等)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性、耐久性和建造效率。激光焊接技术凭借其高精度、低热影响区(HAZ)和高效熔敷等优势,逐渐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核心方向。
一、技术背景与行业需求
1、船舶中厚板焊接的挑战
船舶中厚板(厚度4.5-50mm)需满足高强度、耐腐蚀性及复杂工况适应性等要求,传统焊接工艺面临以下痛点:
-
热输入集中:导致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,需多次矫正,增加工时成本。
-
装配精度要求高:激光焊接对间隙敏感,传统工艺需开设大坡口(如I型坡口),材料浪费显著。
-
效率瓶颈:单激光焊接穿透能力有限(通常≤8mm),厚板需多层多道焊接,效率低下。
2、激光焊接技术的突破方向
激光焊接通过能量密度集中(>10^6 W/cm²)实现深熔焊,结合复合工艺(如激光-TIG、激光-MAG)可显著提升适应性:
-
复合焊接技术:通过激光与电弧的协同作用,平衡熔深与热输入,减少变形。
-
热丝辅助系统:预热填充焊丝,提升熔敷效率,适用于厚板单面焊双面成型。
-
多激光束集成:德国汉诺威激光研究中心开发的3激光束系统,可穿透30mm厚板,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过程监控。
二、激光焊接集成方案的核心设计
1、工艺流程优化
(1)坡口设计与预处理
-
坡口形式:采用窄坡口(如V型坡口角度60°-75°),减少填充金属量,降低热输入。
-
装配间隙控制:通过激光视觉跟踪系统(如TH6D传感器)实时监测间隙,确保≤2mm,避免未熔合缺陷。
(2)复合焊接参数配置
-
激光功率与热丝电流:激光功率2700-3000W,热丝电流80-120A,预热时间12分钟,实现6-12mm板材单面焊双面成型。
-
摆动策略:根据焊丝直径(0.8-2mm)调整激光摆动宽度(2-4mm)及频率(>200Hz),优化熔池稳定性。
2、设备选型与集成
(1)核心设备配置
-
激光器:连续光纤激光器(功率≥3kW),支持高速扫描与多模式输出。
-
复合焊枪:集成振镜激光焊枪与TIG焊枪,确保光-电弧-焊丝同轴耦合,提升熔敷效率9倍以上。
-
自动化系统:机器人搭载水冷焊枪(如ROBO WH W500),配合蛇形枪颈设计,适应狭窄空间焊接。
(2)辅助系统集成
-
质量监控模块:采用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(TH6i)与红外热像仪,实时检测焊缝宽度、熔深及变形。
-
清枪与除尘装置:集成TCS清枪工作站与FEC除烟系统,减少停机时间,保障作业环境安全。
三、技术优势与经济效益
1、性能提升
效率突破:激光复合焊速度达30-40mm/s(传统TIG焊的9倍),厚板焊接周期缩短40%。
质量保障:焊缝熔深比达1:5,热影响区宽度减少50%,抗疲劳性能提升30%。
2、成本控制
材料节约:窄坡口设计减少填充金属用量20%-30%,年节省成本超百万(以单船5000吨钢材计)。
能耗优化:激光能量转换效率达30%-40%,较传统电弧焊降低50%能耗。
3、环保效益
低烟尘排放:激光焊接烟尘量减少60%,配合FEC除烟装置实现达标排放。
四、应用案例
1、船厂分段建造项目
场景:12mm厚DH36钢板拼板焊接。
方案:采用激光-MAG复合焊,配合ABIMIG03 A T LW焊枪,实现4m长焊缝一次成型。
成果:焊接速度35mm/s,变形量<0.5mm,探伤合格率99.2%。
2、海洋平台立柱焊接
场景:30mm厚不锈钢管对接,需避免晶间腐蚀。
方案:多激光束(3×3kW)叠加焊接,结合数字孪生预测热场分布。
成果:熔深达28mm,无未熔合缺陷,交付周期缩短25%。
激光焊接集成方案通过工艺创新与设备协同,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厚板焊接提供了高效、低耗、高质的解决方案。随着智能化与绿色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,该方案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转型,助力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技术制高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