☎ 400-1399-168
为先进制造提供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
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激光焊接:如何实现高精度与高效率的完美平衡?
发布日期:2025-10-27 16:19     浏览量:
电池模组作为电池包的核心单元,需将数百个电芯通过极耳、汇流排等结构串联,焊接工艺的精度与效率,成为制约产能与一致性的关键瓶颈。激光焊接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式加工、能量精准可控、自动化集成度高等特性,正在重塑动力电池焊接工艺标准。

一、电池模组焊接的核心痛点

电池模组的极耳多为铜材质(导电性好),汇流排则常用铝(轻量化、成本低),二者焊接需克服三大挑战:
1、铜(熔点1083℃)与铝(熔点660℃)热膨胀系数差异达23%,焊接应力易导致裂纹;
2、铜对红外激光吸收率仅5%,铝虽达90%,但高温下铝元素易蒸发形成气孔;
3、界面易生成脆性CuAl₂金属间化合物,降低焊接强度。传统MIG焊、电阻焊因热输入大、效率低,难以满足车规级“零缺陷”要求。
 

二、激光焊接技术

激光焊接技术通过将能量密度⾼达10⁶W/cm²的光束聚焦于微⽶级区域,实现动⼒电池壳体、防爆阀、汇流排等关键部件的精密连接。在电池模组⽣产中,激光焊接需同时满⾜三⼤核⼼需求:异种材料连接(如铜铝焊接)的冶⾦兼容性、热影响区控制在0.1mm以内的精度要求,以及年产GWh级产线的效率指标。
 
其通过三大技术路径实现平衡:

​​1、波长与光束的精准适配​​

针对铜铝吸收率差异,采用绿光、蓝光或紫外激光替代传统光纤激光。绿光对铜的吸收率提升至40%,配合环形光斑调制技术,可同步加热铜铝界面,减少热梯度;蓝光激光将铜材吸收率从传统红外激光的5%提升⾄50%以上;紫外激光则通过“光化学烧蚀”降低熔池飞溅,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生成。

​​2、动态过程控制的“毫米级”精度​​

引入振镜摆动焊接技术(频率50-200Hz),通过光束高频往复扫描,均匀分布热输入,避免局部过熔;同步搭载高速视觉传感器(采样率10kHz)与光谱分析仪,实时监测熔池形态、温度及等离子体信号,反馈调整功率与速度。

​​3、自动化产线的“全链路协同”​​

头部企业已将激光焊接嵌入全自动化模组线:六轴机器人搭载激光头,配合视觉定位系统(重复精度±0.02mm)自动校正极耳位置;MES系统实时采集焊接参数,AI算法预测缺陷并触发预警。
 

三、头部企业的实践案例

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企业,宁德时代将激光焊接自动化推向新高度。其最新CTP 3.0麒麟电池产线中,铜铝汇流排焊接采用“绿光激光+摆动焊接+在线监测”组合方案: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软件,动态匹配不同电芯型号的焊接参数;搭配力控传感器补偿机械臂微振动,确保0.1mm级对齐精度。据公开信息,该方案使模组焊接不良率降至0.08%,单GWh产线年节省成本超2亿元,同时支撑了每小时300个模组的极限产能。
 
⽐亚迪的环形光斑焊接技术开创了效率新范式。在⼑⽚电池⽣产中,通过调整核⼼功率(1400-2000W)与环形功率(900-1600W)的能量配⽐,实现0.5mm极⽿的⾼速焊接。西安⼯⼚数据显⽰,该技术使焊接速度达300mm/s,较传统脉冲激光提升15倍,且热影响区控制在0.15mm以内,电池循环寿命突破3000次。
 
铜铝异种材料焊接的突破,不仅是激光技术的胜利,更是自动化、智能化方案与工艺深度融合的缩影。据预测,到2026年,激光焊接在动力电池制造的渗透率将达82%,成为保障电池安全性的"隐形冠军"。
 

相关文章
在激光焊接中材料相关参数对焊接的影响
在激光焊接中材料相关参数对焊接的影响
特种压力容器焊接: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自动化工艺突破
特种压力容器焊接: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自动化工艺突破
铝铜异种金属激光焊接填充物选择:类型、作用机制及选型
铝铜异种金属激光焊接填充物选择:类型、作用机制及选型
激光焊接机的冷却方式有哪些?从原理到选型的专业指南!
激光焊接机的冷却方式有哪些?从原理到选型的专业指南!
工程机械、压力容器、能源装备等领域的焊接效率提升路径
工程机械、压力容器、能源装备等领域的焊接效率提升路径
真空激光焊接:解锁应用潜力的新路径
真空激光焊接:解锁应用潜力的新路径
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型中厚板结构件的激光焊接集成方案
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型中厚板结构件的激光焊接集成方案
不同类型的焊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限制有哪些?
不同类型的焊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限制有哪些?
压熔焊:颠覆锂电池多层极耳焊接的新工艺
压熔焊:颠覆锂电池多层极耳焊接的新工艺
粤ICP备18155877号-1